海外华文媒体走过两百余年的历史,你知道吗?
9月11日,第九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在福州闭幕。 来自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外华文媒体的生存之道。
在海外,海外华文媒体是海外华人之间的纽带,是海外华人表达意见的渠道,是感受中国力量最直接的方式。 想了解最新移民政策,就到华文媒体;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最新动态,就去中国媒体; 如果你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想要曝光,就去中国媒体……
迄今为止,海外华文媒体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 这两百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小新告诉你吧~
回顾历史:两百年的传承
世界华文媒体自诞生以来,两百多年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有坎坷,有挫折,有沉寂。
海外华文媒体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经历了1911年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二战结束和改革开放四大历史发展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先行者在国内外创办了120种报纸,其中大部分是在海外创办的。 这些革命党报刊发表的大量言论,唤醒了海外华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直接动员了海外华人参与1911年辛亥革命的舆论。可以说,没有海外华人,就没有海外华人。没有海外的华文报刊,就不会有中国的民族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亡之际,出现了海外办报热潮。 《救国时报》、《先锋报》等一大批抗日报纸诞生。 还有记者奔赴前线,写下抗战经历。 海外华文报刊形成了空前一致的全国舆论,在推动抗日、支援祖国、团结海外华人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二战结束后,海外华文媒体空前繁荣。 许多已经停办的报纸又恢复了活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创办的报纸。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中国作为和平力量的崛起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各国共同发展。 世界各国对中国媒体采取了包容和支持的政策,甚至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
中新社记者 周新艾 摄”/>
《世界华文媒体年鉴》中新社记者 周新艾 摄
同时,中国的国运也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兴衰息息相关。 中国自身的发展、改革乃至改革道路上的挫折与成功,对全球华文媒体产生巨大影响。
两百多年来,中国从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一个以殖民者为主的弱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国际舞台的中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当我们积贫积弱时,我们是“沉默的国家”,海外华人是“沉默的民族”。 如今中国富强起来,更需要大声疾呼、放大声音。 华文媒体就像被大石头压着的小草,挤着石头破土而出、生长起来。
反过来,中国媒体就像一面镜子、一个站在海外的舞台,反映和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让海外读者感受中国的文化和与时俱进的变化,成为“了解中国”的最佳视角。
他们的报道焦点自始至终都与中国新闻密不可分。 他们中不少人用国际思维为中国注入新鲜血液,用情感触动描绘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丝绸之路”理念和“丝路精神”的推动者和传播者。 他们也是“丝绸之路”建设和“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参与者。 和记录者,让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故事”传播到世界。
聚焦当下:融合创新,走在路上
近两年来,全球媒体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在技术因素的推动下,媒体融合已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逐渐走向“深度融合”阶段。 伴随着全球媒体的科技创新,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媒介、传播形式、媒体形态等方面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报业为例。 中国报纸在报纸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站、微信、客户端等协作架构。 新媒体借用传统媒体的力量,传统媒体则通过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 这种良性互动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 2015年至2016年,报纸日发行量仅下降4%,但电子报纸的下载率却大幅上升。 根据整体计算,《星洲日报》每日总发行量由2015年的40万份增加至2016年的43万份。
电视媒体也在积极转型。 以制作本地新闻和脱口秀节目而闻名的“美国中文电视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目前已成为传统电视+图文网站+网络视频的组合。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上,“融合”也是关键词之一。 作为全球知名华文媒体“峰会”,来自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余名海外华文媒体高管齐聚福州,共同探讨华文媒体的生存之道。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第九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 摄
在“高端论坛”环节,《星洲日报》总编辑郭庆江告诉与会嘉宾,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媒体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他表示:“报纸的转型是一定的,星洲传媒集团在过去10年一直积极向新媒体方向发展。”
传统媒体紧跟“潮流”,后起之秀更是势不可挡。 据统计,海外华文媒体中,以网站、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账号为平台的华文新媒体已超过4200家。 本次论坛还包括意大利微信公众号“中文说”的主编和加拿大Ottawazine网站的创始人,他们都是从新媒体起家的年轻中国媒人。
展望未来:发展不断,爱心不断成长。
每一种新业态的诞生都伴随着无数的挑战和反思,海外华文媒体的“媒体融合”时代亦是如此。
海外华文媒体自诞生以来,其兴衰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 展望未来,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这必将为海外华文媒体未来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另一方面,对于海外华文媒体来说,中国不仅是民族感情纽带的故乡,也是源源不断的新闻源泉。 中国深厚的传承、发展和变迁为其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 华文媒体聚焦中国发展,讲述当代中国故事。 他们的国际化表达和独特视角成为观察中国的又一个窗口。
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不断发展。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增进了解,寻求合作发展机遇。 海外华文媒体具有融合中外语言、文化、身份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中新社社长张欣欣所说,“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巨大的新闻需求和读者群。 中国媒体遍布世界各地,新闻触角广泛。 在全面客观报道“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取得巨大成就,迎来发展机遇。
另一个受欢迎的趋势也是“小河露出尖角”。 随着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华文媒体互联互通,不断探索合作领域,逐渐形成“纵横融合”之势。
在东南亚,有大量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的华人。 中国当地媒体看到了这个机会并积极行动。
2016年,《海上丝路商报》在福建南安创刊,并同步推出《海上丝路商报·菲律宾版》、《石狮日报·菲律宾版》在马尼拉创刊。 南安、石狮两大侨乡当地媒体与菲律宾华文报纸合作,为菲律宾侨胞了解家乡信息、让家乡文化提供新平台跨越海洋旅行。
除了华文媒体之间的互动,华文媒体与其他语言媒体之间也有创新的合作。 在北美,一些美国报刊与中国媒体合作,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加拿大成立了多个华人记者协会,组织中加媒体互访交流,并代表华人媒体与其他民族媒体开展交流。
华文媒体“纵横联合”,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从微观上讲,是增强自己;从微观上讲,是强化自身; 从宏观上讲,就是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为中国人说话、为中国站台。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中新社社长张欣欣在世界华文媒体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对于海外华文媒体来说,过去的两百年是奋进的两百年,是风风雨雨的两百年,是拼搏担当的两百年。 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传奇,在中国传媒发展史、华侨史乃至中华民族史上谱写了绚丽多彩的篇章。
未来,海外华文媒体将继续坚守理想,表达民族情感,唤起公众意识,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和谐,维护世界和平; 面对风风雨雨和挑战,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新推荐
记者:周谦贤 冉文娟 周心艾